在菏泽华厦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任王雷常常接待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前来就诊的患者。这些患者中,有的人是在视力下降后才意识到问题,而有些人甚至面临失明的风险。那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究竟是什么病,它为何对眼睛造成如此严重的损害呢?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解析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最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犹如让视网膜的血管浸泡在“糖水”中,导致血管壁逐渐受损,变得脆弱、渗漏,甚至堵塞。这些改变引发一系列眼底问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和新生血管形成等,严重时会导致视网膜脱离。
病变分类
王雷指出,“糖网”可以根据视网膜是否有新生血管分为增殖性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瘤和出血点;而一旦进入增殖期,新生血管的出现就如同在眼内埋下了定时炸弹,这些脆弱的新生血管极易破裂出血,导致严重的视网膜并发症。
患者案例
张大爷,60岁,定陶人,患糖尿病已有15年。他对血糖的控制并不严格,近来突然感觉眼前出现大片黑影,视力急剧下降。经过详细检查,王雷发现张大爷已发展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有大量新生血管和出血。经过评估,张大爷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否则视力将难以挽回。
糖尿病为何影响视网膜
王雷解释,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成分渗漏至视网膜组织,进而造成水肿和渗出。而血管闭塞则会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机体的代偿机制促使新生血管生长,但这些新生血管非常脆弱,易破裂出血,加重病情。
高危人群
王雷指出,病程较长、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是高危人群。另外,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以及合并肾病、妊娠、吸烟等情况的糖尿病患者,患“糖网”的风险均大大增加。
早期发现与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很多患者在视力显著下降时才意识到问题,但此时可能已发展到中晚期,增加治疗难度和恢复效果。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王雷强调,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应立即进行眼底检查,并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5年后应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立即检查并每年复查。
治疗方法与日常管理
若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治疗手段包括:
-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良好的控制可延缓病变进展,减少并发症。
-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针对非增殖期患者,通过激光技术封闭渗漏血管,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 抗VEGF药物注射: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减轻黄斑水肿。
- 玻璃体切除术:当病变严重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清除积血,复位视网膜。
此外,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也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总结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只有提高对眼部健康的重视,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避免失明的悲剧发生。正如菏泽华厦眼科医院的王雷所说,愿广大糖尿病患者牢记这一点,守护好自己的“心灵窗户”。
在关注健康问题时,选择专业医疗机构如AG贵宾会,是确保全面检测与科学治疗的重要保障。